捐赠人讲述|从市运会到奥运会 一位上海收藏家的体育情结
今天的这位捐赠人,他被体育收藏界誉为“奖章、奖杯全国第一人”;从2004年开始,他就在自己家中办起了“鸿康体育文化收藏馆”;在上海体育博物馆筹备阶段,还曾以藏品征集员的身份直接参与其中。他就是现年87岁的收藏家陈鸿康。
以下内容为捐赠人陈鸿康口述
经编辑整理有删节
时光之力作用下
旧物变身市运会遗珠
滑动查看更多
上海体育博物馆开馆于去年7月,不过,我与它的缘起却比这个时间要早上许多。应该是在2014年之前,我就成了上海体育博物馆筹备委员会中的一员,负责藏品征集工作。当年那张工作证,我至今还留存以作纪念。后来,我把自己多年收藏中的一部分也捐给了上海体育博物馆。
今年是市运会的举办年,在我的收藏里,有一部分就是和往届市运会相关的。比如,1995年第十届市运会的铜牌,1999年第十一届市运会的金、银、铜牌等。又比如,我还收藏了往届市运会的一部分秩序册和成绩册。现在,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在上海体育博物馆的市运会主题展上与大众见面了。
时间的力量很神奇。我收藏的市运会老物件,大部分是从市场上凑巧淘回来的,起先只是想自己做个留念,没想到现在还有进入主题展的机会。
收藏爱好始于1976年
参与体育博物馆筹备
1976年上海国际乒乓球友好邀请赛
退休前,我几乎都在上海体育系统内工作。身边挺多人都知道我有收藏爱好,所以加入到上海体育博物馆筹备委员会中的这件事,很自然而然,很水到渠成。
我是从1976年开始喜欢上收藏的,第一个藏品就是在体育接待工作中的偶得。那一年,上海举办国际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当时我负责接待瑞典队。待比赛落幕,瑞典队领队在临别时送了我10个带有他们国家国旗标志的钥匙扣。我觉得挺精巧美观的,就收了起来。正是从小小的钥匙扣开始,我走入了收藏的这个新世界。后来,身边的朋友、同事们得知我有此爱好,便经常会送些体育纪念品,日积月累,藏品就丰富了起来。
记得在2012年底时,我的体育藏品数量已接近2万件,品类比较多,包括奖牌、纪念牌、徽章、币章、球具、钥匙扣、邮品、秩序册等。这些藏品来自于世界上的206个国家和地区,与奥运会相关的物件比例约在15%。我讲这些数据,不是显摆,而是想告诉大家我之所以会加入到上海体育博物馆筹备委员会中的前情。
后来的这些年里,我的藏品数量还在一直更新,一直增加,现在预计有3万多件了。如今尽管年纪大了,视力也没以前好了,但在有精力的情况下,我还是保持着收藏爱好。
家中有个博物馆
以藏品故事传体育文脉
上海体育博物馆
11月上旬时,我特地去上海体育博物馆参观了一趟。进去逛一逛,看一看,很有面貌一新的感觉,跟以前办在体育大厦二楼里的上海体育博物馆陈列室时候的状态,大不同了。
想要把博物馆办好,想要办得既专业又贴近大众的兴趣和参观习惯,这是不容易的。虽然我办在自己家里的“鸿康体育文化收藏馆”,它只占了一间大概14平方米的房间,但开到现在也有18年了,在博物馆的门道上,我这些年还是学习了一些的。可以看得出来,尽管上海体育博物馆开馆才一年半左右,但馆方已经很用心了。
体育的魅力,不仅是当下的胜负比分,不仅是这一刻的热血澎湃,它也有文化和精神传承。而那些或引人关注或暂时少人问津的老物件,以及它们背后的时代特征、人物故事、精神激励等,都可以是体育文脉一代代传下去的重要载体。
我老早就说了,只要我还有精力,就会把自己家里的博物馆办下去。假如上海体育博物馆或者别的博物馆开展征集工作,我也乐意把它们需要的藏品捐出去。归根究底,它们才是更专业的,是藏品的好归宿。
小体词典
滑动查看更多
本次“小体词典”包含3个词条
上海市运动会主题展
上海市运动会(1953—2022)主题展
讲述青少年的体育成长故事
传播青春向未来的体育文化
点击下图小程序即可预约参观
近距离感受市运会的丰厚底蕴和蓬勃生机
图:陈鸿康
编辑:解雯贇、杨叶
审核:张晓桐
点击上图小程序
周五宠粉日丨门票免费送!打卡1800㎡的超大冰场,小伙伴们一起滑冰咯
小体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联系邮箱:shtyxxy@126.com